《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财报解读 不渝/作者 书眠/风控
“学术推广”活动取消、严查医药代表“带金销售”等消息陆续曝出……,这场席卷全国医药产业链的反腐“风暴”,正快速医药行业多个细分领域推进。而资本市场上,医药板块“风声鹤唳”,上市药企的销售费用也备受市场关注。
而自称系医疗科技公司的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心科技”),收入来源集中在院外患者服务,而该服务的收入依靠处方药及医疗产品的销售。且院外患者服务贡献超九成收入,毛利率远不及其他两项业务。而圆心科技身后的销售开支同样值得关注,其品牌及推广支出逐年“爬坡”,截至2022年已超亿元。除此之外,报告期内,圆心科技不仅研发投入占比不足3%,其还面临连年亏损又“失血”的窘境。在此情况下之下,圆心科技的“科技”含量几何?存疑待解。
一、自称系医疗科技公司主要收入却来自销售处方药,近三年累计亏损超19亿元
作为一家医疗健康公司,圆心科技成立于2015年,提供专注于患者的医疗服务周期的服务,截至2023年5月拥有282家在国内成立的附属公司。
据圆心科技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3年5月19日的招股书(以下简称“招股书”),圆心科技的前身由何涛创立,并于2015年3月20日成立了北京圆心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6月,变更为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专注于患者的医疗服务周期服务的企业,圆心科技创建了一个为患者提供院外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及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的医疗平台,圆心科技三大支柱业务服务类型分别为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及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
在营收方面,2020-2022年,圆心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29亿元、59.38亿元、77.75亿元,2021-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3.61%、30.94%。
2020-2022年,圆心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3.63亿元、-7.57亿元、-8.0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已超过19亿元。
也就是说,圆心科技不仅增收不增利,其三年累计亏损超19亿元,而且亏损面逐年扩大。
值得关注的是,圆心科技称,其是一家医疗科技公司,为患者传递价值。
而作为一家医疗科技公司,圆心科技主要收入实际上来自处方药及医疗产品的销售。
另外,按业务划分,据招股书,2020-2022年,圆心科技来自院外患者服务的收入分别为35.37亿元、56.15亿元、72.8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5%、94.6%、93.7%;来自供给端赋能服务的收入分别为379.5万元、4,718万元、8,549.6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1%、0.8%、1.1%;来自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的收入分别为0.88亿元、2.76亿元、4.0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4.6%、5.2%。
不难看出,圆心科技的主要收入来自于院外患者服务,而圆心科技院外患者服务主要包括院外药房服务、院外医疗服务及药品批发服务。其院外药房及药品批发服务贡献超过院外患者服务收入的96%,处方药及医疗产品的销售成为圆心科技的主要业务。
根据招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按收入计圆心科技系国内专注于处方药的第一大线下线上医疗交付平台。
对此,圆心科技称,其三个服务项目服务线相辅相成,作为并作为切入点将圆心科技与患者联系起来,以一站式及全景式服务应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创建起一个医疗平台。通过其三大服务线,圆心科技专注于提供以处方药为主的专业医疗服务及药品,包括多个特殊疾病领域。
也就是说,在圆心科技的三大业务板块中,收入来源集中在院外患者服务,而该服务则主要包括院外药房服务、院外医疗服务及药品批发服务,则圆心科技或以销售药品和医疗产品“为生”。
二、院外患者服务销售成本占比超九成,毛利率远低于其他两项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圆心科技创收超九成收入业务的毛利率,不及其他业务。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圆心科技的销售成本分别为32.97亿元、54.06亿元、70.49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90.8%、91%、90.7%。
具体业务来看,2020-2022年,圆心科技院外患者服务的销售成本分别为32.69亿元、52.25亿元、67.82亿元,分别占总销售成本的99.2%、96.7%、96.2%;供给端赋能服务的销售成本分别为272.8万元、2,400.9万元、4,699.9万元,分别占总销售成本的0.1%、0.4%、0.7%;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的销售成本分别为0.25亿元、1.57亿元、2.19亿元,分别占总销售成本的0.7%、2.9%、3.1%。
也就是说,2020-2022年,圆心科技院外患者服务的销售成本均占到其总销售成本的95%以上。
对此,圆心科技称,院外综合患者服务的销售成本主要为商品成本,2020-2022年,其商品成本分别占院外患者服务销售成本的99.3%、99.4%、99.6%。
除了销售成本,圆心科技各主营业务毛利率的变动情况同样值得关注。
据招股书,2020-2022年,圆心科技院外患者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7.6%、6.9%、6.9%。
而营收占比低的两项业务却拥有较高毛利率,其中,2020-2022年,供给端赋能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8.1%、49.1%、45%;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72.1%、43.1%、46%。
需要指出的是,圆心科技的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业务收入在2020-2022年的收入均占到全部营业收入的九成以上,但是该项业务在这三年内的毛利率均不到8%,毛利率远低于其他两项业务,且呈现出了下降的态势。
三、研发投入占比不足3%,品牌及广告支出逐年“爬坡”超亿元
问题并未结束,2020-2022年,圆心科技的研发能力或同样值得关注。
据招股书,圆心科技的研发工作有助于提高其服务能力,而其相关提高措施包括聘请研发人员和其他人才、扩大其知识产权组合以及不断升级其当前的数据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
另外,圆心科技拟投资若干研发项目,涉及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及特殊医疗领域。该等研发项目的成果将应用于圆心科技日后向医院、保险公司和医药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
而从具体投入情况来看,据招股书,2020-2022年,圆心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0.46亿元、1.13亿元、1.88亿元,占总营收的1.3%、1.9%、2.4%。
研发开支占比不足3%的另一面,圆心科技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逐年“爬坡”。
据招股书,2020-2022年,圆心科技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分别为4.95亿元、8.19亿元、10.27亿元,2021-2022年分别同比增长65.36%、25.3%。
其中,2020-2022年,圆心科技的品牌及广告开支分别为0.55亿元、0.87亿元、1.07亿元。
可见,报告期内,圆心科技的广告推广支出直线攀升,截至2022年已经超亿元。
由此看出,圆心科技自称其系科技医疗公司,但实际上,其研发投入远低于销售支出,且其广告推广费用则逐年攀升至亿元。至此,圆心科技的“科技”含量几何?或该打上问号。
四、连年亏损下管理层薪酬总额上千万元,五名最高薪人士薪酬高达数千万元
问题尚未结束。
据招股书,2020-2022年,圆心科技董事、监事及最高行政人员薪酬(包括基本薪金、其他津贴及实物福利、表现相关花红、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补偿、退休金计划供款)总额分别为1,463.8万元、2,406.6万元、1,462.2万元。
具体来看,2020-2021年年末,董事薪酬总额分别为1,317万元、2,159.9万元、1,167.7万元,监事的薪酬总额分别为1,46.8万元、246.7万元、294.5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2020-2022年,圆心科技五名最高薪酬人士的薪酬(包括基本薪金、其他津贴及实物福利、表现相关花红、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补偿、退休金计划供款)总额分别约1,776.8万元、6,158.6万元、4,336.1万元。
且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度内五名最高薪僱员包括1名董事、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年度内包括2名董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内包括1名董事。
也就是说,2020-2022年,圆心科技的五名最高薪酬人士,拿到了比董事、监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总和还要高的年薪,且2020-2022年内最高薪酬人士中董事、监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仅有1-2位。而圆心科技在没有解决巨额亏损的情况下,仍然给高管人员发放数千万元薪酬,是否合理?
五、经营性净现金流连年告负,“造血”能力或存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圆心科技的“造血”能力或存不足,2020-2022年,其经营性净现金流告负。
据招股书,2020-2022年,圆心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4亿元、-8.14亿元、-6.4亿元;同期年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73亿元、25.45亿元、16.49亿元。
不难看出,报告期内,圆心科技经营性净现金流合计净流出逾16亿元。。
尽管2021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8.14亿,其在2021年的现金“余额”却突增二十多亿元。
可见,圆心科技的“造血”能力或存不足。
另外,据招股书,圆心科技称,此次上市募资,其预期约70%将用作业务扩张、提升其服务及技术能力及提升其品牌知名度,而约30%则将用作其日常运营及营运资金需求提供资金。
综合看来,圆心科技定位为一家医疗科技公司,何时提升造血能力实现盈利、摆脱单一盈利模式、提高主营业务毛利率等,或系其需要直面的问题。
原文标题:圆心科技自称系医疗科技公司却销售处方药? 品牌及广告支出超亿元
- 开元体育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