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开元(中國)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开元中國”,603122.SH)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闆,開啓發展新征程。
开元中國成立于2000年,總部位于上海,屬于醫療流通領域的渠道商。
开元中國IPO募集資金擬主要用于三個項目,分別爲醫療檢驗集約化營銷及高新儀器引進項目、信息化升級和醫管交流中心項目、補充流動資金,擬分別投入募集資金1.41億元、0.32億元、1.86億元。
對于未來發展戰略及發展目標,开元中國表示,公司未來將立足于體外診斷流通領域,秉持以創新爲本,以建構優質的醫療服務和促進大健康産業爲使命,致力于成爲一家爲客戶提供優質的差異價值服務以及整體體外診斷産品集中采購服務的綜合服務提供商。
高增長
目前,开元中國主營業務是體外診斷産品集約化業務、醫療産品流通及其他服務。
近幾年,开元中國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开元中國營業收入分別爲9.04億元、10.47億元和10.89億元,淨利潤分別爲6691.26萬元、6714.49萬元和7255.39萬元。2021年1~9月,开元中國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爲8.99億元、5375.50萬元,均展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預計2021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9.24%~14.70%,淨利潤增長8.92%~14.37%。
按業務分類來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體外診斷産品集約化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爲91.92%、88.29%、85.97%;醫療産品流通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爲7.75%、10.59%、13.38%。其他業務收入占比較小。
招股書指出,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市場將逐步向具有更多服務網絡的跨區域綜合服務商集中,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高。行業競爭將體現在産品種類齊全度、服務網絡和業務規模、倉儲管理和物流配送能力、技術支持服務、客戶響應能力等多領域的綜合競爭。全國性的綜合服務商數量將逐步增加,業務將向具有規模優勢且綜合服務能力強的服務商集中。
开元中國作爲醫療流通領域的渠道商,具備與境內外醫療耗材和醫療設備原廠、各大代理商及醫療機構合作的競爭力。
據开元中國招股書,其供應商主要爲國內外體外診斷産品生産和供應商、醫療設備供應商。從銷售區域來看,近幾個報告期,开元中國華東地區貢獻收入占比均接近七成,其次爲華南地區。
近幾個報告期,开元中國供應商和客戶結構均比較穩定,且不存在嚴重依賴單個供應商或客戶的情形。
新征程
开元中國的體外診斷産品集約化業務模式具有較多的優勢,比如,集約化業務以無代理義務且不排除競品的多品牌合作模式爲主,能夠提供進一步的服務。
开元中國爲客戶提供的體外診斷産品集約化業務將其外部供應鏈統一納入供應平台,有效整合了上遊資源,提高了下遊客戶的管理效率。
招股書介紹,开元中國已建立覆蓋百餘家醫院主要體外診斷項目的合作關繫,向其提供全面的産品集約化采購服務。同時,基于大量的集約化服務經驗,向主要客戶派遣專人駐場並協助進行庫存量管理、采購量預估、科室專業培訓、信息化建設等工作。
在醫療設備業務方面,开元中國以代理國外創新醫療科技原廠設備爲主,主要面向大中華區的醫療機構。开元中國已成功代理並引入包括境外原廠在內的多項國外先進醫療設備,相關代理産品覆蓋數十家醫院,並提供長期的維修服務。
除上述業務外,开元中國還對客戶提供定制化的兩岸醫療交流、人才培訓等差異化服務。
招股書介紹,开元中國管理團隊成員多具有數十年的醫療器械行業從業經曆,核心經營團隊主要來自于跨國醫療公司大中華區的經營團隊,了解醫療市場需求並具備産品市場前景的判斷能力。
在2月16日舉行的开元中國首次公開發行A股上市儀式上,开元中國董事長李惇表示,“开元中國是以創新和服務爲本的公司。我們成立的宗旨有兩個,首先是希望成爲一家配合醫院追求不同階段的發展,提供量身定制賦能服務的公司,這是我們的商業服務上的創新;再就是希望成爲歐美原創高新醫療産品進入華人市場優先選擇的合作夥伴,這是産品服務上的創新。开元中國商業服務的創新,在于提供幫助醫院發展、提升管理及降本降耗的服務,這些賦能服務能同時提高與开元中國合作的衆多廠家的競爭力。在現今各機構推出多項高質量管理、降本降耗及集采要求的大環境下,公司對醫院和廠家雙向賦能來拓展業務,正逢其時。”
李惇表示,开元中國成立于千禧龍年,于2022虎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上市,這是开元中國發展重要的裏程碑。未來,开元中國仍將立足于醫療産品流通領域,秉持以創新及服務爲本,繼續爲客戶提供優質的差異化服務,共同推動陽光業務,爲社會創造更多價值的同時,創造出更加優異的成績回饋廣大投資者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信任。
通過此次IPO,开元中國將迎來發展新征程。對于目前和未來三年的發展計劃,在招股書中,开元中國表示將主要朝以下方向進行:第一,集約化服務不斷延伸;第二,整合國內外先進醫療設備及高新技術項目,擴大公司業務版圖;第三,搭建兩岸醫療信息繫統共享平台,推進國內優質醫療資源建設;第四,深化供應商戰略合作,強化公司供應鏈管理,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